中小學部的老師癡迷于教學研究信息化,現(xiàn)代化教育教學改革已經(jīng)進入“百舸競發(fā)勇爭先,潮起正是揚帆時”的態(tài)勢。12月19日下午,我這坐辦公室的人實在呆不住了,抽出時間去參加中學部語文組王樹霞、岳桂娟、單志輝三位老師(以下稱王老師、岳老師、單老師)《赤壁賦》、《那樹》、《將進酒》教學模版的評議活動,收益頗豐,學到了許多新的教學方法,我這棵教壇枯樹萌發(fā)了新芽,讓我有感而發(fā)。
啟示一:備課獨具匠心。古人云:不打無把握之杖,不打無準備之戰(zhàn),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俗話說得好:吃不窮,穿不窮,計劃不周肯定窮。王、岳、單三位老師的教學模版都作了獨具匠心的精心準備,設計精巧,取材精心,備課準備充分且非常精細。設計的“人生目標”、“知識目標”、“能力目標”與課文內容融為一體,與各自年級段的學生年齡、知識擁有等實際密切聯(lián)系、周到、周密,基本上是無懈可擊。即使有點滴疏漏,在張士濤校長和劉振主任的點評下,也逐漸達到較為完美的程度。備課獨具匠心、準備充分是教師教好課的基礎和關鍵。
啟示二:破傳統(tǒng)教學模式。模版設計新穎獨特,打破了傳統(tǒng)的教學模式。其實道理是不言而喻的。“破”字當頭,“立”就在其中。王、岳、單三位老師的《赤壁賦》、《那樹》、《將進酒》教學模版展示在學生面前的是:目標明確,脈絡清楚,教學層次分明。學生要完成的任務也是一目了然的。徹底打破了我們過去一支粉筆、一本書、一塊黑板、老師“一言堂”的傳統(tǒng)教學方法。我有一次在文言虛詞教學中,說到文言文中“之”用法不同意義不同。一是“之”作結構助詞“的”;二是“之”沒有實在意義,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;三是“之”作代人代物的代詞;四是“之”可作動詞,如“輟耕之壟上。”“往會之河上。”一堂課就我一個說,教者講得津津有味,學生聽得瞠目結舌,下課的時候還有學生追著問這問那??梢妭鹘y(tǒng)的教學模式是害人的。
啟示三:精心設計師生互動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:解放兒童腦、手、嘴、眼、空間、時間。傳統(tǒng)的教學模式應該是:悠悠風雨路,不盡教師情——也就是說“四十五分鐘”的課堂教學,只有老師一人的課堂說教。老師苦口婆心、口若懸河、滔滔不絕,一直講到下課,有的甚至還拖堂,教學效果卻令人堪憂。我的一位老師,每堂課上課時都在黑板的拐角寫個大大的“靜”字,課堂上有聲音,他就用教棒指指“靜”字,又去上課了,結果,他講得津津樂道,學生卻在睡覺。
看了王、岳、單三位老師的教學模版,他們精心設計師生互動的題目,真正讓學生動腦、動手、動嘴、動眼,讓學生有空間、有時間,師生之間、生生之間或自己去學習知識、思考問題,充分給學生說話的機會。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,又收到了不可多得的啟發(fā)式教學效果。
啟示四: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。“蘇軾·赤壁賦”是一篇古散文,過去不少中文教師在教這一課的時候都以失敗告終。王樹霞老師精心制作的模版,旁征博引,從縱橫方面擬定了學生互動的內容。她結合課文提問題,要求學生了解“賦”的文體特點,指導學生網(wǎng)上搜索,充分利用電腦來擴大學生知識的信息量。她設計的模版,讓學生快速閱讀,當堂就能掌握通假字、古今異議字、詞語意義及文言句式。學生通過搶答老師擬定的題目,很快就能懂得蘇軾“赤壁賦”景、情、理融為一體的寫作特點。王老師通過課文梳理,點明了《赤壁賦》“游”、“樂”等線索,讓學生思考本文的作者思路,作者對赤壁情有獨鐘的原因。然后開展“拓展遷移”,問學生:“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”,你是如何處理的?這樣設計讓學生互動既學到知識,又有話可說。讓人看后賞心悅目。
岳桂娟老師精巧制作現(xiàn)代散文《那樹》模版,她掌握了“文學作品以造型”為本的特點,制作了《那樹》對人類貢獻,戰(zhàn)勝自然災害等一系列圖片。充分發(fā)揮學生課內互動的作用,要求學生讀熟早期“那樹”;讀懂近期“那樹”;讀透現(xiàn)時“那樹”。要求學生在互動中領悟“那樹”深層寓意。談“那樹”如何保護環(huán)境的感受,要求學生擬寫保護樹木的宣傳標語。模版最后,教師擬定發(fā)人深思的討論題:假如你是“那樹”,你會對人類說些什么?
看了岳老師制作的《那樹》模版,真是令人羨慕不已。
單志輝老師制作唐代大詩人李白《將進酒》模版?!秾⑦M酒》是選讀課文,但單老師制作真是既精細又別出心裁。他選了古人有關酒的詩句,與酒相隨相從。單老師把李賀的《將進酒》錄過來與李白《將進酒》進行比較,讓學生進一步領悟唐朝大詩人李白的思想境界。要求學生上網(wǎng)搜索李白《將進酒》詩的時代背景,查閱有關與李白《將進酒》有關的資料。在學生中開展講“李白小故事”、“朗誦比賽”等互動,收到了不可多得的良好效果。
單老師還錄制了歌唱家唱《將進酒》內容的電視片。錄制了名家朗誦《將進酒》的詩歌內容。通過“比較、唱、朗誦”等教學形式,讓李白的《將進酒》在學生腦海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,達到了選讀課文教學的預期目的。
看了單老師制作李白《將進酒》的模版,讓我欽佩不已。
看了王樹霞、岳桂娟、單志輝三位老師制作的《蘇軾·赤壁賦》、《王鼎鈞·那樹》、《李白·將進酒》,讓我心悅誠服,現(xiàn)代化、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改革真是太好了!“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。”我決心甘當小學生,好好向中青年教師學習,爭做教育教學改革的先鋒!